第六十一章 异命-《永不下车》


    第(2/3)页

    作为一名本科生,方然的工作,主要是帮学长们打下手,和整理实验数据。

    对实验室正在进行的项目,他兴趣不大,但计算机里的数据却不一样,通过观察和翻阅文档,不经意间就有了收获。

    这次的科研项目,为收集数据,布朗教授的实验室安排了一系列物种的细胞培养,用途暂且不谈,负责细胞生命维持的庞大仪器,每天都会产生很多检测数据,把这些数据和学长们录入的讯息结合起来,方然就发现了一种现象:

    某一物种的细胞,在培养皿里生存时的平均寿命,和这物种的平均寿命,两者间居然没什么统计意义上的联系。

    换句话说,生命长的物种,它们的细胞,并不一定在培养皿里也活得长。

    这方面的例证,其实,方然早就见过,存在于全世界大量实验室里的“海拉细胞”,就是一个细胞寿命与物种寿命毫无关联的案例,不过那毕竟是坎瑟细胞,不具有普遍性,现在通过数据集合而发现了这一点,就引发了方然的思考。

    物种的寿命,和组成物种身体的细胞寿命,并不一致,这本身并不奇怪。

    按起码的生物学常识,物种的寿命和体内细胞的寿命,本来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譬如说人,平均寿命约七十岁的物种,体内的细胞平均寿命却千差万别,小肠上皮细胞在两到三天内就会更新一遍,而中枢神经细胞的寿命却和人体一样长。

    细胞的分化,演化,完成各自的职责是第一要务,寿命相对来说并不重要。

    但这也意味着,细胞的寿命,并不能直接决定个体的寿命,死亡的细胞,会被不断分裂的其他同类型细胞所替代,虽然这种分裂,由于端粒磨损而有一定的极限,但细胞分裂能力的丧失、乃至凋亡,并不会直接决定个体的生死。

    个体的死亡,并不等同于身体细胞的死亡,这一点方然还是很清楚的,也让他迷惘。

    衰老细胞的凋亡,不难理解,是清除DNA受损细胞的演化措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