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〇章 度日-《永不下车》
第(2/3)页
事关永生之路的成败,人工智能,在竞争中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基于这一判断,求学路上始终围绕的主线,直到今天,坐在871地下四十五米的休息室里,一边吃饭,一边看与r在圆桌旁下国际象棋,方然便心生几分感触。
今天的人工智能,从模拟人类智慧的角度,仍然是十分幼稚的。
眼前的两具生化仿真人,单看外表、或者言行,在经历过一次版本的更新后,与真人的差异已进一步淡化,除非刻意观察,就像这样坐在旁边看她们下棋,眼光犀利如自己也很难分辨得出,眼前的究竟是机器,还是活人。
人工智能控制的仿真人,下国际象棋,在今天理应是小菜一碟。
在这方面,与世人所熟知的“”胜卡斯帕罗夫之战不同,在人工智能涉猎棋类竞技的初期,拥有强大算力的计算机程序并未一帆风顺,事实上在西历1452年的那一次著名对战之后,人类顶尖棋手仍经常有战胜的记录。
直到近十年后,凭借更先进的算法、和更强大的算力,对弈程序才横扫一切人类世界冠军,将桂冠永远戴在了自己头上。
回顾这段历史,很自然的,方然在评估国际象棋这一种竞技的“难度”。
换句话说,在应付国际象棋对弈时,究竟多快的电子计算机来支持足够精妙的算法,可以与人类的顶尖棋手并驾齐驱。
早年间的“”,其运行平台,具体的算力是多少呢
但他很快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价值,实在寥寥。
关键在于,近十余年来的国际象棋对弈程序,处理这种工作的一直在完善。
完善的直接后果,不仅是算力的能力在强化,其所需的算力则持续下降,某些极端情形,譬如早年间战胜人类围棋世界第一人的p,就曾在一年时间里将算法效率提升了十倍,在展现同等棋力时,所需的计算资源则缩减到原先的十分之一。
同等棋力下,算力需求持续变动,这样的参照物又怎能用来衡量人类的“算力”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