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五章 退化-《永不下车》
第(2/3)页
一定规模的人类群体,能支撑的科技水平,是有限的,这判断是对还是错呢。
回首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人口,确乎与科技水准呈明显的正相关,至于两者间是偶合,还是相互促进的正反馈,严谨的调查分析,给出的结论相当模糊。
方然没在这上面纠缠,他想知道的是,今天的nep大区情形又如何。
表面上,新时代的nep大区,总共只有一千万出头的人口,规模比旧时代的联邦缩减了几十倍,更无法与七十多亿的旧时代之世界人口相比。
再考虑到一个事实,这一千万人中,百分之九十九的普通民众,并无能力、也无资格参与科技活动,真正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或者相关工作的,只有占比近0.1%的约一万名研究者,事态就更加严峻。
区区一万人,这样的群体规模,并不比大型蜗居点的1,356人高很多。
当然,今天的nep大区,暂时还无需担心遭遇科技瓶颈、甚至出现倒退,毕竟和蜗居点相比,大区内的一万名科研工作者,工作条件、项目资源都好太多,阿达民的策略又是“集中突破”,在一些关键领域有所建树还是可以期待的。
至于说,那些缺乏短期收益而被砍掉的方向、领域,前景则一点也不明朗。
治下大区的科学技术水平,是在提高、还是在滑坡,方然浏览报告便知,他担忧的,则是以这样的发展态势,何时会触及人力、投入、资源等因素决定的天花板。
这样的天花板,显而易见,不论人口、投入还是资源,一切都取决于治下大区的情形。
那么,要想取得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将看不见的天花板上移,就需要大力扩张nep大区的范围,掠夺更多人口、尤其是高素质的科研人才,是这样吗。
如何扩张范围,掠夺人口,还不是只有战争一条路,这分明就是悖论。
不论时代如何变化,科学技术的研究,始终是一项由人来主导的活动,人口规模,或者再加上资源规模,决定一个群体,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文明的科技水平之理论极限,这是文明多次验证过的现实。
在这里,主观能动性,人类的创造性思维,几乎都无济于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