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七二章 珍惜-《永不下车》
第(1/3)页
不同于流淌在脑组织中的生物电,人的记忆,固化在脑组织中,意识迁移的手段对其基本无效,只能让迁移者自己去回忆、重温,用这种方式将记迁入模拟器中。
这一过程,与意识迁移本身相比,主观性很强,
最终的效果也好坏不一。
一个人,失去部分记忆,并不代表就不再是他、或者她自己,人类一贯的认知便是如此,相比于自我意识,记忆的损失往往还可以接受。
何况换一个角度,从长生、乃至永生的角度,在无限长的时间线上积累记忆,迟早会让模拟器不堪重负,到那时,人的自我意识倒安然无恙,记忆却会被覆盖,实质上也会发生一模一样的过程。
总而言之,记忆,在永生的道路上,只是一个处于从属地位的变量。
技术基本成熟,资源消耗,近十年来也一直在逐渐降低,规模效应的体现,让“意识迁移”的实用性大大提升,按最新报告,在1516年启动、并完成一个人的意识迁移,耗费会比1506年降低百分之九十左右。
据最新统计,一次迁移的资源消耗,成本约一万五千吨标准煤,两千六百万民众就需要约四千亿吨标准煤的消耗。
数字看起来很大,但,平摊到每一年、每一批的迁移者身上,
也不会是什么大问题。
参观“混沌”地下城,或者说,在分明还是一片工地的现场行走,方然也想到些其他,譬如说,自己该在什么时候选择“意识迁移”。
作为文明的管理员,守夜人,看起来最后一个进入“混沌”,
是很理所应当的选择。
想到这里,身在“替身机器”之中,一阵不易察觉的寒意仍渐渐浮现。
最后一个迁入“意识模拟器”,这种情形,与自己原先设想的人类文明之未来,何其相似,到那时,盖亚表面再无同类,所有人的自我意识都迁入“混沌”之中,自己则孑然一身,在行星地下游荡,
这场景想一想都觉得恐怖。
万幸,今天的人类文明,仍保留有两千多万同类,没有真的堕入灭绝之无底深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