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〇七章 意义-《永不下车》
第(1/3)页
科学探索,这种事,显然无法在虚拟世界之中“模拟”。
道理很简单,虚拟世界,不论怎样庞大而精密,毕竟是人类、与人类创造的强人工智能合作之产物。
基于逻辑上的判断,在这一虚拟世界中,就只可能包含人类已知、或应当已知的客观现实与客观规律,尤其是后者,决定了虚拟世界中的一切,遵循的都是人类的既有认知,从而在原则上就没办法蕴含未知,
更谈不上任何严肃的科学探究。
或者,换一种浅显的表述,在虚拟世界里搞科研,
就仿佛一个人在自己独力撰写的备忘录里,寻找自己都不知道的事物那样,注定徒劳。
这一点,区别于虚拟世界的日常生活,是盖亚净土的所有研究者,乃至于民众,都必须正视的现实,那便是在这世界里,起居,生活,消遣,乃至自由创作,都完全可以,唯独无法进行探索式的科学技术活动。
这样一来,对整体迁移到“混沌”的人类而言,便会浪费长达几十年、甚至几百年。
科技迟滞,至少是在探索发现的停滞,几十年、乃至几百年,对今天的人类文明而言,并不是一个无法忍受的期限。
阿达民的决策动机,也不在此,他有更深层的考虑。
毕竟,与人生苦短、白驹过隙的旧时代相比,今天的盖亚净土,今天的人类,有足够的耐心与底气,考虑到盖亚之外的威胁近乎于零,为实现建立一个崭新世界的目标,而等待几十年、几百年,这也没什么大不了。
当一个人的生命,接近于无限长,随之极大增长的除了信心,自然也有耐心。
那为什么还要配置“桥”这一连接渠道呢,主要动机,还是为了给盖亚净土的全体民众,尤其科研人员,避免这些人无事可做。
这一点,在旧时代的任何时期,都是杞人忧天,今天却真切的存在着。
回望漫长的人类历史,不曾有任何一个时期,民众只需自我实现、而无须为生计奔波,科学家也是如此,在短暂人生中,需要面对的挑战与困难,皆聚焦于马克,大多数人都自愿、或被迫的为赚取马克而运动,这是旧时代的常态。
正因如此,在旧时代的联邦,顶层、有产者、统治阶层之外的绝大多数人,都不曾有过“无所事事”的烦恼。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