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我有个建议-《重生光影年代》


    第(3/3)页

    没有继续谈令狐冲,而是看了苏长青的新剧本。

    在杭州宴请韩厂长时,她已经听过故事梗概,虽然剧本才写了一半,并不影响理解。

    看完后她没有马上发表意见,反而问:“你选择这个航海题材,是为了延续《杀死那个人》,在下西洋背景下继续写个东西方交流的故事?”

    苏长青点点头:“这差不多就是个命题作文,《杀死那个人》的模式比较成功,韩厂长很欣赏,我又拿下了影视城项目,政策红利吃透透。

    这也算是完成一个特殊任务吧,总不能在国内享受政策,然后跑到好莱坞去服务。”

    听话听音,韩厂长对苏长青这样级别的导演当然不会直接下指导棋布置任务,但是接二连三当面夸奖《杀死那个人》的故事模式,其中含义已经很明显了。

    这的确相当于命题作文,所以苏长青花了三个月时间一直在筛选题材,最终锁定了六百年前的航海故事。

    “据我所知,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成就目前西方并不太承认,拍这样一个故事在国际上未必受欢迎。”

    “西方压根就没几个人知道这故事,我的责任是把故事讲出去。”

    如果是宣传任务,这题材才比较靠谱。

    “如果有人质疑编造历史呢,当时并没有中国人越过好望角到达欧洲。”

    “我又不是负责写历史的,只是在某个历史环境下拍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何况剧本里表现得很清楚,郑和船队只到东非。

    其实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如果真要较真,古今中外绝大多数文献都涉嫌造假。”

    “你说过下一步电影是拍给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这故事有把握吗?”

    “没有,那是我的愿望,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敢说自己能够为奥斯卡定制电影,再牛逼的编剧也做不到。”

    这是显而易见的,就像老师布置一篇命题作文,只有改编后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才能得分,那么全世界恐怕没人能考好。

    目前全世界每年出品四千多部各种电影,别说设定目标拍出奥斯卡最佳影片,就是写本畅销书,绝大多数作家都不敢保证。

    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坦坦尼克号》,前后筹备多年,史上投资最大,全球票房最高,获得十几项奥斯卡金像奖,却连最佳编剧都没提名。

    电影是综合艺术,故事只是载体,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多方面水平。

    “你这一个月都瘦了,创作如此辛苦就歇歇吧,”穆沐没有继续话题,摸着苏长青的脸深情道:“我有个建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