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北上,南下-《谍雁》


    第(3/3)页

    “晓晚,听我慢慢说。

    其次,从东南亚获得资源已从苏联获得资源要容易些。

    大部分的战争是长期性的,要维持这种长期性的战争就必须有充足的石油和钢铁等战略性资源;

    而资源贫乏的日本却恰恰没有这些战略性资源。

    这就致使日本必须通过战争的方式掠夺这些资源,

    从哪里掠夺?两个方向,一是苏联,二是东南亚

    。相比较来说,日本南下东南亚获得资源比北上进攻苏联来获得资源要合算及容易一些。

    为什么呢?一是因为东南亚离日本近而苏联资源区离日本远;

    二是因为东南亚气候温暖且自然资源容易开采,而苏联气候寒冷且自然不容易开采。

    所以从经济成本和人力成本上来说,进攻美国的殖民地东南亚比进攻遥远而寒冷的苏联利益要大得多。

    所以我断定,日本更加倾向于南进战略。

    再次,在日本人看来,虽然日本的陆军战胜不了苏联陆军,但日本的海军一定能战胜美国的太平洋舰队。诺门罕战役证明,装备及战术都落后的日本陆军的战斗力的确是弱于苏联陆军的战斗力的。

    二战时期的日本海军不仅有大和号和武藏号等战列舰,还拥有飞龙号、赤诚号以及凤翔号等6艘航母以及先进的零式战机,而美国虽然有多艘航母,但战斗机的战斗力比较弱,且其海战思想仍然停留在巨剑大炮的阶段。

    也就是说日本在海军装备的先进程度上以及海战思想上都领先于美国。陆军和海军与各自对手的战斗力的巨大差异,也使得南下战略更切合实际一些。”

    叶晓晚听了点了点头。

    沈千舟接着说道:“从次,日本政府为了平衡海军与陆军的力量且缓和海军与陆军的矛盾而选择了南下战略。

    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海军与陆军就产生了矛盾;这种矛盾甚至使得日本陆军和海军在战争中不会互相支援。为了尽可能发展自身的力量,日本海军和陆军不仅进行权力上的争夺,还进行资源上的争夺以及战略战术上的争夺。

    也就是说,日本海军和陆军的对内部利益争夺竟然高于对国家利益的获取。

    这种矛盾在实际的军事战略中就表现为陆军想要执行以上战略,而海军则要执行南下战略;因为北上战略获得的资源是陆军的,即北上会增强陆军的力量;而南下战略获得资源则是海军的,即南下会增强海军的力量。

    最终海军和陆军斗争的结果是执行南下战略。”

    “的确,日本陆军和海军矛盾重重。”

    “最后,中国坚韧而长期的抵抗打乱了日本的战略部署,中国抗战对日本军力的牵制使得日本只能执行南下战略。

    况且随着德国对苏的进攻,美国的注意力被引向了欧洲,无暇顾及亚洲和日本。

    日本原本的战略计划是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然后以中国为基地征服全世界;但中国的淞沪会战就打了三个月,这不仅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也极大的消耗了日本的国力并把日本的陆军力量牢牢的控制在中国战场。

    据情报显示,中国战场牵制了日军80%的军力。

    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不执行北上战略的原因,在没有打败中国的情况下日本是不敢大规模调动军队北上夹击苏联的。陆军的力量调动不了,那就只能调动没有欧洲和美国海军牵制的日本海军的力量来执行南下战略。

    综合上述,我觉得,日本之所以南下太平洋攻击美国和东南亚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日本之所以不北上夹击苏联说明战争是有众多的不确定性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