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包祖传的碎纸片-《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第(2/3)页

    大量的珍贵收藏,化为灰烬。

    据说,是大太监为了掩盖监守自盗的杀头罪证,才故意纵了把火。

    大火熄灭的二十天后,怒气难平的溥仪,一道旨意遣散了所有太监。

    至此,《清明上河图》等传世之宝在大火中消亡的事,便在民间传播开了。

    之后,时间很快来到了1945年,随着溥仪被苏联红军逮起来之后,大量的传世巨作也跟着活了过来。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清明上河图》。

    原来,早在那场大火之前,溥仪就已经转移出了一千多幅字画。

    间接的,倒为保护历史文明立了把功。

    在溥仪被苏联红军送回来的同时,政府开始号召大家上缴散落在民间的宫廷文物。

    没想到,还真有文物回流到了东北人民银行。

    直到1949年东北博物馆成立后,才一并接收了保存在东北人民银行的文物。

    但这批文物没人敢动,一直被封存在博物馆的仓库里。

    直到两年后,接到命令的博物馆才正式展开了清点工作。

    一只不起眼的小皮箱,被工作人员打开了。

    在这只被标注着“溥仪遗留机场行李箱一只”的小皮箱里,工作人员竟惊讶的发现了三幅《清明上河图》。

    真是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三跳。

    尽管从清点文物开始就惊喜不断,但这次却有点不一样了。

    其它的譬如《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这些都只此一幅。

    偏偏这《清明上河图》竟一下冒出了三幅。

    这里面究竟谁真谁假呢?

    经几位镇馆专家仔细辨认后,在里面排除了一幅赝品。

    剩下的就必须请国字头的鉴宝专家来辨认了。

    于是,杨仁恺就被请去了辽博。

    “在去的路上,杨仁恺根本没抱什么希望,”黄永钰回忆道:

    “因为在这之前,他已经帮别人看过了十来幅《清明上河图》,无一例外全是假的,所以他已经做好了三幅皆是赝品的心理准备。”

    “但他却忽略了一件事,”沈从文笑了起来:“这次去的地方可是东北。”

    “没错,”黄永钰也笑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