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八章 定律-《永不下车》
第(1/3)页
这种表现,表面上似乎与一个随机系统、甚至混沌系统很相似,这并不是偶然。
一旦想到这点,方然脑海中,便浮现出若干年前就读生命工程时,浏览过的那些资料,当时自己对人的意识、思维与认知,还没有特别的兴趣,但仍然记得有一种观点,认为人脑区别于计算机系统的能力,正是来自于“混沌”。
系统,不论自身的内态如何混杂、甚至混乱,只要观测量有意义,便会有特定的功能。
正因如此,对监控系统的数据,方然只是有选择的随便看一看,他很清楚这些数据,甚至实时的数据流,充其量只相当于人类大脑的脑电图:
脑电图的波纹,与大脑的当前思维,是有些联系,但前者绝对无法准确的反映后者。
所以,这时候也没别的办法,耐心等待就好。
从1495年12月,到系统第一次向数据库中添加“有意义”的数据,前后经过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等待的时间虽久,当发现被确证的那一刻到来时,方然还是很兴奋。
少有的兴奋。
身为nep大区的管理员,永生的追寻者,人生,在方然眼里只是一场没有尽头的长征,漫长旅途中,能让他情绪波动的事物很少,但,“强人工智能”必定会是其中之一,而现在,这样的东西,似乎真的降临到了这世上。
“强ai初号机”的数据录入,监控系统的取样,一开始都是以fscim格式呈现。
对人而言,一串数据存储阵列里的数字,0与1的组合,是很难理解,研发组已借助通用型ai翻译、解析过,保险起见,方然自己又用asa做了一遍。
然后他才确信,这段fscim标准的讯息,的确该是“自主思维”的研究成果。
简而言之,“初号机”的数据库,在近一个月的运行中,新增很多数据,对其中数据的解析工作也同步进行,只不过,由于解析所需的算力、资源较大,研发组只解析那些初步筛选后认为有一定价值的数据。
第(1/3)页